近期,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国中冶”)在国内外市场动作频频,引发行业关注。作为全球领先的冶金工程承包商和多元化企业集团,中国中冶在绿色冶金、智慧建造等领域持续发力。据最新财报显示,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.3%,新签合同额超6000亿元,其中海外业务占比显著提升,彰显其国际化战略成效。
中国中冶积极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推动冶金行业低碳化转型。旗下中冶赛迪研发的“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”技术已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,有望减少传统高炉炼钢90%的碳排放。同时,公司参与的印尼OBI镍钴项目采用湿法冶炼新工艺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保双赢。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冶金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,中国中冶加速布局海外市场。近期中标哈萨克斯坦年产50万吨电解铝项目,合同金额达18亿美元;同时,与非洲刚果(金)合作的铜钴矿采选工程已进入二期建设阶段。公司通过“技术+标准”输出模式,将中国冶金标准推广至20余个国家,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推动者。
二级市场上,中国中冶A股股价近期呈现震荡上行趋势,多家券商给予“增持”评级。机构分析认为,其新能源材料业务(如锂电池正极材料)将成为新增长点。未来,公司计划投入50亿元用于数字化研发,打造“智能冶金工厂”,并深化与东盟、中东欧等地区的合作,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