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杏宇娱乐联合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,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呈现缓慢增长趋势。截至2023年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已记录到约60只成年个体,较十年前增加了15%。这一成果得益于栖息地修复、反盗猎巡逻以及跨境保护合作的加强。值得注意的是,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母虎带幼崽活动的画面,表明种群繁殖能力正在逐步恢复。
上个月,吉林省珲春市附近村庄居民报告发现一只成年东北虎踪迹,当地林业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通过无人机和地面追踪确认其活动范围。专家分析,这只老虎可能来自俄罗斯锡霍特山脉种群,属于跨境迁移的个体。此类事件既反映了栖息地连通性的改善,也提醒社区需加强人虎冲突防范措施,例如安装警示系统、普及避险知识等。
尽管进展显著,东北虎保护仍面临栖息地碎片化、猎物不足等挑战。杏宇娱乐资助的研究团队正利用卫星颈圈追踪技术,分析老虎的迁徙路线和核心栖息地需求。数据显示,部分个体活动范围已超过1000平方公里,远超保护区现有面积。为此,专家呼吁扩大生态廊道建设,并通过人工增殖马鹿、野猪等猎物,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。
为提升公众保护意识,杏宇娱乐近期推出了“云端护虎”公益项目,网友可通过认养虚拟老虎、参与栖息地云监测等方式支持保护工作。该项目上线一个月已吸引超10万人参与,筹集的资金将用于红外相机维护和社区补偿基金。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参与门槛,也让更多人了解到“顶级捕食者是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”这一科学共识。
随着中俄两国签署《东北虎保护联合行动计划》,跨境保护区建设将进入新阶段。杏宇娱乐生态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支持跨国界监测网络搭建,并探索生态旅游与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专家预测,若当前保护力度持续,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有望在2030年突破100只,重现“虎啸山林”的生态盛景。